醫(yī)療管理
帶您了解醫(yī)院里的病理科(三)——病理標本的前期處理(固定)
? 病理技術作為病理學科的支撐,是病理診斷的基礎。病理技術是病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貫穿從接收標本到發(fā)放病理報告整個診斷流程的始終。病理技術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診斷治療效果,因此高質量的病理技術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其中的關鍵是組織的處理,組織處理的好壞,直接決定了之后無論是常規(guī)HE染色還是免疫組化、原位雜交還是基因檢測的可靠性和準確性。因此組織的固定顯得及其重要,良好的固定是制作一張優(yōu)良病理切片的先決條件,組織固定的好壞在制片操作中無法糾正,固定是組織處理最重要的一步。為什么要固定呢?固定是在組織離體后,用各種辦法使其細胞內的物質盡可能的接近其生活狀態(tài)時的形態(tài)結構和位置的過程。
組織固定的目的
? 1. 迅速防止組織、細胞的死后變化,防止組織自溶和腐敗,以保持組織和細胞與正常生活時的形態(tài)相似;
? 2. 細胞內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糖、酶等各種成分轉變成不溶性物質,以保持它原有的結構與生活時相仿;
? 3. 使組織中的各種物質沉淀和凝固起來而產生不同的折射率,造成光學上的差異,以便染色后易于鑒別和觀察;
? 4. 固定劑兼有硬化作用,使組織硬化,增加組織硬度,便于制片;
? 5. 防止細胞過度收縮或膨脹而失去其原有形態(tài)結構;
? 6. 經過固定的組織,能對染料產生不同的親和力而著色清晰,便于辨認。
固定的注意事項
? 1.固定必須及時組織離體后,必須立即固定(在30分鐘內)。
? 2.固定液的選擇固定液的選擇非常重要,應該根據(jù)制作要求選擇合適的固定液。最常用的固定液是4%甲醛液或4%中性緩沖甲醛液。
? 3.固定液的量必須大于組織體積的4—10倍。
? 4.固定液的濃度固定液的濃度必須準確,過稀或過濃都會影響組織的形態(tài)和固定效果。
? 5.固定液的質量要注意固定液的有效期。發(fā)現(xiàn)固定液變質,如甲醛液體產生白色沉淀,應立即更換。
? 6.固定的溫度室溫或放于35—37℃的全封閉組織處理機內。溫度過高,會加快組織的自溶和組織的過度收縮,并破壞細胞內的抗原。
? 7.固定的時間新鮮標本,應該剖開固定12—24小時后再取材。大標本取材后在室溫下需再固定4—6小時。小標本取材后應該在室溫下再固定3—4小時;如果是新鮮小標本取材,必須再固定4—8小時。如果室內溫度過低,固定時間還需延長。需要做免疫組化或分子病理的標本,從標本離體至組織脫水開始,總固定時間一般不要超過48小時,但也不要少于24小時(厚度2—3m)。
? 盡管固定液有好多種,但最常用的固定液為10%中性福爾馬林(甲醛)。福爾馬林滲透性強,固定均勻,組織收縮小,但經酒精脫水后收縮較大。甲醛不能使白蛋白和核蛋白沉淀,甲醛通過使蛋白質分子發(fā)生交聯(lián)而產生固定作用。由于10%中性福爾馬林受到福爾馬林的質量、使用時的揮發(fā)和取材時帶入水分的影響,濃度容易被降低,導致組織固定不足;而高濃度的福爾馬林,降低了對組織的穿透性,形成周圍固定好而中央固定不到的現(xiàn)象。所以可以適當增加福爾馬林的濃度,以12%左右為佳。10%中性緩沖福爾馬林是滲透組織最快的試劑,但也是固定最慢的試劑,因此我們要深入認識它、利用它。甲醛的作用分三個階段,分別是滲透、結合、交聯(lián),這三個階段甲醛的作用速度分別為快、中、慢,可見甲醛對組織的固定作用并不是與滲透同時進行的(滲透到不等于固定好),只有交聯(lián)好才算固定好。
? 由于固定用時較長,這也是導致病理報告周期較長的原因之一。
? 固定是病理制片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,因為這是不可逆的,也就是無法補救的。由于組織固定不佳,會造成組織腐爛、抗原丟失,將影響切片質量,也將導致診斷困難或無法診斷,甚至影響免疫組化及基因檢測結果準確性, 因此規(guī)范、合理的標本管理非常重要。